如果编撰词典都是根据约定俗成的原则(多数人的读音),那就好了,这是descritive的原则,可是现汉有时候还是prescritive。最典型的就是“的士”一词。因为是从粤语“引进”到普通话的新词,在包括北京在内的大部分北方地区,大多数人都说成“dīshì”,还有“的哥”、“的姐”什么的。可是因为“的”这个字虽然是多音字,原来并没有第一声的音节,现汉以“避免增加普通话音节”的借口,硬是标音为“díshì"(看看现汉第5版)。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原则。第六版改为只有第一声,到了第七版,弄出了两个读音,一个解释为”小型载客出租车“,一个解释为”出租小汽车“。可见语言所的人摇摆不定。至于”俄国“、”法国“读成第四声的,那是因为以前国语太迁就北京话的缘故(台湾延续这个传统)。”友谊“的谊同理。
有人知道“兜兜转转”的读音吗?哪本词典里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