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中华书法究竟如何?如今遭书法大师唾弃,专家:俗不可耐

庞中华书法究竟如何?如今遭书法大师唾弃,专家:俗不可耐

就在那时,庞中华猛然想到,如果自已能有一本专供临摹的字帖,那该有多好。事实上,对于那个时代的青年人而言,他们确实是缺少一本可以练习硬体书法的字帖。

字帖的念头像在庞中华的心里扎了根,挥之不去,一天又一天发了芽,长成了参天大树,而八、九十年代孩子的童年里,便多出了一本印着庞中华头像的硬笔书法字帖。

都道时势造英雄,可时势却也总是留给庞中华这样敢想敢做有准备的人,在人们写字方式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时,庞中华短暂的扼住过书法的命脉,庞派硬笔书法也应声而起,似雪中送炭,一时火遍六合八荒,真是可遇而不可求。

可现今的零零后却几乎无人知晓庞中华,这又是为何?

落霞,昙花一现

其实,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在近些年来,可谓是遭到了不少专家的抨击与唾弃。

虽然说这其中有自古以来文人相轻的缘故在作崇,可若说的人多了也就一定不会是空穴来风了,而且著名的书法大师田蕴章先生也曾在一场节目访谈中,评论庞中华的硬笔书法,乃是“通俗书法”,说白了也离不开俗不可耐这四个大字。

田蕴章先生的评价我们先不予讨论,可庞中华的成功却是有目共睹,因而田蕴章先生及诸多所谓大师的批判,却又实在是过分了,毕竟庞中华能成功就代表他的字体、书笔也并非俗不可耐到一文不值。

至少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在当时是结合了现代人的审美,将硬笔字的实用性与美观性展现到了极点。同时庞中华的硬笔书法从某种意义而言也确实入不得书法大师的法眼。

毕竟庞中华此人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质勘察员,且不论庞中华的硬笔达到了什么地步,就说他的毛笔字的基础也不见得扎实。所以在真正的大师眼中,庞中华的硬笔字上见不到真功夫,尽是取巧与哗众取宠的处理,故而才引得诸多书法界业内人员的倒戈相向。

正如田蕴章先生提到的那样,庞中华的硬笔书法确确实实是打了时间差才得以成功的。诚然,庞中华是硬笔书法时代的宠儿,亦被硬笔书法时代所抛弃,随着时间的推移,庞中华的硬笔书法在不似当年那般独具鳌头。

言而总之也不过是字也得不够专业,头上也没有什么书法大师的头衔,因而在这个书法界百花齐放的现在,庞中华的硬笔书法不能也不应该再霸占硬笔字帖的市场了。

繁星,归于平凡

而回归到最根本的问题,庞中华的字终究如何呢?在笔者看来庞中华的成功与失败都不是字的原因,而是时代的决择。对于他的字帖我也有些印象,他的字至少在笔者眼中已然足够优秀了,不过这种问题的主观性太强,也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可笔者却希望每个人都能认真去思索这个问题,不要只是听信什么劳什子的专家的建议与言论而一棒子打死庞中华的字体。

因为现在的书法的驳议,更像是市场的争论,一个专家不可能平白无故地去宣传他人的文字,因为在他们心里还是更希望别人去买自家的书,毕竟王婆卖瓜不还是自卖自夸么。因而许多专家的评价都被带上了商业性质,也是无可厚非的。

现今随着机器与信息的高速发展,人们更多地习惯性去敲击键盘,而纸笔却在渐渐地淡出人们的视野,年纪越大,提笔忘字的无力感就越强。有时,我们甚至只是拿起笔签个名,都会有一丝丝的怀念。

怀念自己的学生时代,同时又怪异于自己有多久没碰到过笔了,才能油然而生一股恍如隔世的感觉。因而,现今我们的问题不在于庞中华的硬笔书法是好是坏,而在于我们是否同儿时一般需要它呢?

对此,我们的答案很明显,我们仍旧需要它,不仅仅是因为汉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需要我们的继承,更在于字是我们的脸面,如果连字都写的七扭八拐的,那还有什么脸面奉之于人,人家又为什么去相信你是一个能成事的人了。

庞中华的字帖哪怕不再风靡,可它对中国硬笔书法文化的推动却是功不可没的,中国汉字,我们不应忘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推荐